美国时间12月6日,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英文简称“IEEE”)新标准委员 (Nescom)大会通过了一项由中国企业海尔主导的大规模定制通用要求标准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中提出,要由海尔联合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成立大规模定制专项委员会,起草制定大规模定制国际标准。
中国企业参与起草制定国际标准可谓是中国制造业的一大突破,因为过去国际制造业领域和中国有关的关键词是“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但是国际标准却一直把持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这次海尔的突破等于为中国制造业再新加了一个关键词“中国模式”,由中国海尔主导制定大规模定制国际标准,无疑是智能制造业中国模式的胜利。
群雄割据
各国都在做制造转型,但是关于工业制造业的标准不一,进度有快有慢,缺乏指导意义。美国有美国的标准,中国有中国的标准,德国有德国的标准。
各国企业都有各自的国情,标准不仅体现了国家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国际标准之争本质也是国与国之间产业实力的竞争和对国际市场话语权的竞争。
标准化是智能制造创新的驱动力,也是智能制造系统互联互通的必要条件。一套智能制造的标准,不仅包括智能制造术语、系统架构,也包括智能制造装备标准、接口标准、系统集成标准、以及运营标准,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标准,甚至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包括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等,乃至应用标准,包括流程制造智能工厂标准、离散制造数字化车间标准以及各具体行业的应用标准。
只有实现标准化,产品的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全生命周期才能有效协同互动。工业制造业领域无标准意味着无政府状态。打个比方两个不同语言体系的人在一起理解会很困难。
没有标准,意味着接口不统一,工业4.0设想的工厂和企业之间互联互通就实现不了,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成本会很高;也会导致工业互联网长期难以落地,每个国家只能在本国内形成自己的体系,不利于生产成本、社会成本降低。
例如,应用标准缺失,导致设备不能兼容;企业内部一些信息系统也因缺失统一标准导致集成困难。企业在跨系统、跨平台集成应用时面临复杂的技术难题,有的甚至只能推倒重来。
某种意义上看, 智能制造标准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一个制高点,核心的参考模型、数据接口和通信协议标准都是竞争的重点。积极参与并争取主导制定智能制造关键领域的国际标准,是争夺国际市场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扫清六合
德国标准化学会在2015年年底就曾透露,德国工业4.0已在多个层面开展标准化工作。在德国工业4.0实施建议的八个优化行动领域中,标准化列于首位。依据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德国已在国家层面、欧洲层面以及国际层面推进工业4.0标准化工作。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这一次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希望海尔起草制定大规模定制国际标准,主要还是因为看中了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影响力以及海尔制造业的技术基础。
这其中主要有四点原因:
1、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具备影响力,作为全球工厂甚至是全球研发基地。如今,国际制造业在某些领域需要主动和中国制造业接轨,来听取中国的意见和声音。
2、海尔在如今的工业制造领域已经具备话语权,海尔研发的COSMOPlat是中国独创、全球引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是全球唯一有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实现用户终身价值的共创共赢多边平台,构建起智能制造创新能力与攸关各方价值最大化的生态系统,形成了物联网范式的“世界第三极”。国际智能制造市场不可忽视海尔的COSMOPlat,甚至很多领域都需要借助COSMOPlat展开生产。
3、“海尔模式”与美、德模式有着本质区别。美国以研发能力强而著称,但制造工艺不及德国。德国制造优势突出,但互联网技术渗透程度略逊一筹。相比之下,海尔COSMOPlat具备了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概念和能力,并且通过高内聚的系统架构和物理化的系统模块实践了大规模定制的业务,它具备独创性、时代性、普适性三大特征。特别是COSMOPlat在新西兰斐雪派克等国际企业也得到了成功实验,已经证明海尔的经验、标准不仅仅在国内适用,即使是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可以适用的。中国模式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4、制造业不仅需要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大量的生产数据和消费数据。未来的企业如果缺乏大量的数据,实际上无法实现智能化。中国恰恰拥有这样一种资源,这就像以前工业化时代的煤和石油一样重要。海尔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这些数据资源对世界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海尔扫清六合统一标准不仅仅对自身的行业地位,乃至对未来世界智能制造业发展,都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中国模式
制造业领域一直有这样一句名言:一流企业卖技术,二流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卖产品,超一流企业卖标准。
企业间竞争归根结底是标准的竞争。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这个行业的话语权。标准之争,历来是大国、大企业的利益诉求和博弈。在全球化的今天,谁掌握了标准,谁就赢得了市场主导权。谁制定了标准谁就掌握了游戏规则的话语权,其他后进来的国家只能按照现有的标准进行。
有人说这是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的确如此,长久以来,欧美企业都是国际标准制定的老大,掌控国际标准的制定权。有些企业不仅仅是裁判员,还是运动员,中国制造业企业很多动作必须要在欧美标准下执行。
工信部2015年曾经开展《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研制工作,并配合开展了一系列国际标准化工作。
对智能制造而言,国家层面的推动固然重要,企业本身的实力才是最关键的节点——在国际标准战场上,实力就是话语权。
特别是制定新技术标准显得更为重要,不仅加速新技术的推广,还能够为制定标准的创新企业扩大市场规模提供可靠标准。所以创新的先行者的先发优势在于成为标准制定者。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全球制造业国际标准多是产品、技术类,此次由海尔主导起草制定的大规模定制国际标准,是IEEE创办半个多世纪以来唯一的以模式为技术框架制定的国际标准,由中国企业牵头制定也是全球首例。
当然,与欧美制造业企业不同的是,海尔标准的普适性让海尔标准其他标注不一样,它更像是推动世界智能制造发展的一个标杆,而非用标准扼杀其他发展,掠夺发展成果的绳索。
这次海尔起草制定大规模定制国际标准表明,中国制造起步虽然晚一些,但是却在逐渐掌握世界智能制造的话语权,树立统一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国际标准。
当然,这也更是中国制造业模式的胜利:海尔牵头做国际标准的“大规模定制”不同于以前的“定制”概念,它不是手工作坊的低效生产,也不是仅提供模块让用户选择,它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将工业体系社会化,让用户享受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其深远影响可能超越福特模式和丰田模式。
所以有专家指出:“工业4.0不是工业的再工业化,而是工业的社会化,并且还是工业的大规模社会化,这一趋势在海尔的实践上得到充分的展现。”
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两次工业革命以来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早春“针织衫”才是刚需,选款和搭配都总结好了,照着穿真减龄早春的季节,温度回升,我们的衣衫也变得轻薄起来。尤其是在温暖的南方地区,春季的氛围也是越来越浓烈。轻薄、软糯、甜美的针织衫,也成为女性必备单【详细】
40岁女人衣品更重要,简约优雅不失时尚,基础款穿出高级感世人都说40岁男人是一朵花,其实这个年龄段女性,也是有自己优势。这种具体表现在,就是自己得体穿着,姣好气质。衣品上代表你对生活审美,以及自己时【详细】